特征特性:东华北中晚熟区春播生育期127-128天。幼苗叶鞘紫色。株型紧凑,株高305-308厘米,穗位111-118厘米左右,成株大约20片叶。雌穗花丝紫色;雄穗花药紫色。果穗筒型,苞叶中,穗长大约19.0-19.3厘米,穗行数14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,籽粒类型为马齿型,百粒重约41.1-42.7克,出籽率85.2%。经测定,籽粒容重737-765克/升,粗蛋白含量9.01%-10.71%,粗脂肪含量3.29-3.60%,粗淀粉含量74.03%-75.36%,赖氨酸含量0.31%-0.33%。
经人工接种鉴定,吉林:感丝黑穗病,高抗茎腐病,感大斑病,中抗弯孢菌叶斑病,感玉米螟虫。辽宁:中抗大斑病(1-5级),感灰斑病(1-7级),中抗弯孢菌叶斑病(1-5级),感茎基腐病(1-7级),抗丝黑穗病(病株率0.0-3.0%)。
产量表现:
吉林: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779.8公斤,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.5%,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789.3公斤,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3.6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323.4公斤,比对照品种增产10.8%。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821.8公斤,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5.2%。
辽宁:2013年-201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引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,2013年平均亩产788.3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.6%,2014年平均亩产887.4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.5%。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881.2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.3%。
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,一般4月下旬~5月上旬播种,适宜密度为3700株/亩。
适宜区域:适宜在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及天津等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。